作者:柏斌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浙江省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纷至沓来的游客带动了当地农旅经济的发展。2018年,全村接待游客约15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800余万元,集体收入由2003年的27.6万元增加到515万元。

夏日杭州,烈日炎炎。在环境优美小古城村钱三组,村口“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鲜红大字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慢步在宽敞平坦的村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养心养眼的荷花、翠竹,星罗棋布的民宅小楼绿树掩映。览山望水,村庄与茶园、荷塘、稻田相互交融,活生生的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 。

村头的百年香樟是钱三组的风水大树,树上挂着的“樟树下议事”的招牌和配置的石桌、石凳,让这里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议事、实践“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地方。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告诉记者:“村民们就是在这里讨论决定把民院围墙降低的。”

林国荣所说的把围墙降低,是钱三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打破高墙、敞园亮房”的重要内容之一。负责小古城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副总工程师李寿仁告诉记者:钱三组共31户,改造前,家家户户都是高墙大院,整体绿化景观单一,缺乏本土特色和文化气息。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每户都进行围墙拆改,有6户还实施了辐房拆改。“围墙矮了,增加了透度,少了封闭的感觉;秦砖汉瓦,磨盘石臼,条石、石窗,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看上去多了文化内涵。现在的钱三组,比曼哈顿耐看。”李寿仁说。

游客入户参观农家小院

记者沿着村路一路前行,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的庭院围墙低矮,一眼望去通透敞亮,院中景色一览无遗。垂直绿化打造绿色围墙与公共绿地、节点的准花境相映成趣,体现了乡村特色。而以旧青砖为主的低矮围墙,通过墙面镂空、上嵌文物展格,以老石板、旧瓦片、老石磨、老石鼓等作为点缀,以“打补丁”的形式,将怀旧物件与搭配的铝合金栏杆等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全新的集古朴与时尚于一体的敞开式景墙。其中利用原有建筑辅房改建的“山外茶舍”,结合书吧茶舍的功能,在展示径山禅茶文化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宓邦茂是该村的的五星级文明户,女主人在围墙内和围墙外的记者对话时说:“原来的围墙很高的,根本看不到外边的情况。现在大家都相互看得见,感觉比原来亲近了许多。原来担心围墙低矮容易发生盗窃,现在村里都有监控,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改造后的村民洋房

美丽乡村建设为钱三组营造了和谐宜人的乡村邻里空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从而带动当地了农旅经济的发展。而钱三组仅仅径山镇小古城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小古城村投入了650万元开展全域基础环境整治,拆除不雅建筑12000余平方;投入1900余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立面整治、实施农户建房带图审批、围墙实改通、建设公园、整修道路。林国荣告诉记者:2018年,小古城村接待游客约15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800余万元,集体收入由2003年的27.6万元增加到515万元。他说:“今年5—6月份,全村农旅收入比去年同期每月增加收入5万多元。美丽乡村建设给钱三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墙降低,使全村变为花园式的美丽村庄。下一步,将把把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经营民食民宿,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记者采访时,今年59岁的杨胜茂正在院子中一边休闲品茶,一边看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他说:“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希望通过再进一步的提升改造,把范围搞大一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有玩有吃有住,让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

通透敞亮的农家小院景观优美

据了解,径山镇小古城村钱三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时间紧,从接到项目到竣工不到三个月,而且任务重,去年6—9月的施工期间,正值高温炎热,施工难度大,更难的是由于村民的不理解,导致围墙拆改举步艰难。但作为浙江大花园建设的重大举措和走好“两山”之路的总抓手该项目却,成为“美丽中国”样板的具体实践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在李寿仁看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宣传到位、群众支持;资金到位、服务保障;驻场设计、边做边改;文化自信、不能盲目从洋;施工者需要具有乡村情怀,发扬工匠精神;后续管理养护到位。李寿仁说:“小古城村美丽乡村建设给我的体会就是,干净就是美,秩序就是美,健康就是美,谐调就是美。乡村美中国,农民富中国强。”




上一篇平利: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风文明

下一篇长乐区文石村:美丽乡村焕新颜 侨乡聚力谋振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